I read my eyes out!
---讀 喬治馬汀 (George R. R. Martin) 的 冰與火之歌 (Song of Ice and Fire)
緣起--
記得是兩年前吧, 小子我在奇幻文學板上看到灰鷹爵士介紹他翻譯的冰與火之歌
(Song of Ice and Fire). 想說好不容易國內奇幻文學界有如此認真的譯者, 在譯完之後還跑上來打廣告, 所以跑到書店買了第一輯 "冰與火之歌首部曲卷一:魔幻冰原" (註一). 本來是抱著純粹支持國內奇幻文學界的念頭, 認為如果不合自己的胃口的話就算了. 可是當我從買到書到看完之間整整三個小時, 手上的書除了要走樓梯過馬路, 完全沒有闔上過. 看完之後就開始怨恨出版商和譯者, 為什麼不把整部一次出完! 等到一個月之後看完第二輯之後, 想到可能還得等上數個月才能看到卷三, 完全無法忍受如此等待的我, 隔天就跑到禮筑買下A game of thrones的小平裝版本, 然後為了沒有買到續集A clash of kings和A storm of swords, 還特地跟禮筑下了大平裝版的訂單. 這是繼請PoPo特地去誠品買Harry Potter2.3.4集原文書之後的另一次瘋狂買書行動.
[註一]:中文版的title和封面實在爛到不行...
讓小子我手不釋卷的原因是因為這本奇幻小說有嚴謹的設定, 精采的魔法大戰, 以及各式各樣的奇幻生物與超人般斬怪物如廚房切菜的主角嗎? 不, 在這部小說裡, 魔法早已成為鄉野傳聞以及老奶奶會說的枕邊故事. 唯一稱的上是奇幻生物的The Others(中文譯成異鬼)也只有在序章中現個影之後就再也沒聲息了. 那這個奇幻小說又怎麼會好看? 沒有魔法 (所以當然也不會有亂丟火球的魔法師), 沒有龍, 沒有精靈和矮人, 沒有無敵的主角. 有的只有堅守正義與忠誠, 卻有私生子的御前首相; 愛子心切, 卻無力回天的公爵夫人; 征戰沙場, 卻治國無能的昏君; 與當上御林鐵衛 (Kingsguard)的親弟弟亂倫的皇后; 身為公爵長子, 卻投身守衛長城的私生子; 其貌不揚, 卻精明機巧的侏儒; 一心期待白馬王子, 卻發現未婚夫是個殘忍的變態的貴族小姐; 年方十三, 卻被親哥哥賣給東方蠻族酋長冀希換取復國兵力的前朝公主...英雄已死, 諸侯爭戰, 陰謀與利益取代了忠貞與信仰, 種種人事物譜出了喬治馬汀的這部傑作---Song of Ice and Fire.
背景--魔法已死, 英雄不在, 凜冬將至的Westeros大陸
故事的背景是在夏冬二季極長的Westeros大陸, 一季可長達數年至數十年, 而隨著長夏而來的即是更長的凜冬. 統治大陸的王國合稱七大王國(The Seven Kindoms). 而境內七大家族只有三個佔有重要地位: 北境Stark家族, 以冰原狼為家徽, 堅忍果敢而重視榮譽; 當朝的Baratheon, 家族標誌為頭戴寶冠的雄鹿. 排行老二的Robert是當前國王; 王國西方則是Lannister家族的勢力範圍, 家徽是紅底金線的怒吼雄獅, 孿生長子Jaime是御林鐵衛之一,妹妹Cersei則是King Robert的皇后,還有一子Tyrion是侏儒.
十多年前,肇因於統治者Targaryen家族倒行逆施, 王子Rhaegar為愛搶奪Stark家族的Lyanna, Lyanna抗拒不成反而在遭強暴後死於Rhaegar手中。Lyanna未婚夫婿Robert Baratheon和她的哥哥Eddard Stark, 從小一同長大, 情同手足的朋友起兵抗暴. 最後Robert在三河交會的三叉戟之戰擊斃Rhaegar, Targaryen王朝敗亡, 僅存年幼的王子Viserys和公主Daenerys越過海峽逃往東方大陸。Robert登上王位,娶王國最大家族Lannister之女Cersei為妻, Eddard則成為北境領主, 娶了House Tully之女Catelyn為妻.
故事開始時,御前首相Jon Arryn離奇死亡, King Robert不遠千里赴Stark家族根據地Winterfell拜訪久未謀面的摯友Eddard, 請他繼任首相, 並且為太子Joffrey選擇Eddard長女Sansa為未婚妻. 在諸多政治考量下, Eddard帶著大女兒Sansa和二女兒Arya赴首都King's Landing. 前任首相Arryn的妻子是Catelyn的妹妹Lysa Tully, 她秘函Catelyn, 指稱首相之死並非意外,而是Lannister家族的陰謀. 而在Eddard前往首都King's Landing前夕, 兒子Brandon又"意外"從城樓上面摔下來, 而證據都指向素有小惡魔(The Imp)之稱的Tyrion Lannister...如同Cersei對Eddard Stark公爵所說的一句話:" In a game of the thrones, you win, or you die." Stark公爵還能夠在暗潮洶湧的宮廷鬥爭之中撥亂反正嗎? 夫人Catelyn能夠抽絲剝繭, 找出意圖殺子的幕後藏鏡人嗎? 前朝公主Daeneyrs遠嫁東方蠻族, 又要如何走上西行的復國之道?
很複雜是嗎? 上面的只是第一冊A game of thrones的前100 pages, 整部A game of thrones卻有七百多頁! 接下來的故事更是錯綜複雜, 但是讀來卻是條理分明, 清清楚楚, 完全不會有拖泥帶水, 頭不對尾的情形.
敘事--特殊的第三人稱分鏡式觀點
大部分的小說, 敘述的方式不外乎是採用全知型的第三人稱, 或是限定觀點的第一人稱, 來帶動整個故事的進行. 前者將視點置於整個故事之上, 讀者猶如全知者般綜觀整個故事的進行. 稍有改變者, 將故事分為兩線, 三線, 甚或多線並行. 而對於冰與火之歌這種類似歷史小說的史詩型奇幻(Epic Fantasy)來說, 一個處理不好, 整個故事看起來就像是歷史教科書般, 某年某月某時某地由某人做了某事, 讀者難有代入感. 第一人稱則是將視點置於書中某一角色之中, 讀者所見所聞均是透過此角色的雙眼雙耳, 作者及讀者彷若化身為書中此角, 參與故事的進行. 而對於史詩型奇幻來說, 採第一人稱寫法恐有以管窺天之虞, 難以一窺"歷史大事"之全貌.
喬治馬汀於此書中採用的書寫方式是在每個章節中選用一主要視點人物, 該章節的故事跟著該視點人物進行, 雖然仍然採用第三人稱方式描述, 但是這種類似"切片"的方式, 使讀者並無法處於一全知者的角度, 致使讀者為了能夠得知事件之全貌, 而不得不繼續翻下一頁. 不採用第一人稱的原因, 可能是每個章節都採用不同的視點人物, 如果再用第一人稱方式描述, 讀者在視點切換上可能會產生混淆的感覺.
第一部A game of thrones中, 作者在八個角色:北境公爵Eddard Stark, 夫人Catelyn, 公爵私生子Jon Snow, 次子Bran, 長女Sansa, 次女Arya, 以及小惡魔Tyrion Lannister和前朝公主Daenerys間來回跳動, 而情節演進在時間軸上緊密結合, 並不會使讀者陷入羅生門般混淆不清, 更無重複敘述之缺點. 甚至將每一章節抽離出來, 都是一個個絕妙的短篇小說, 再短短十數頁之篇幅中, 有完整的起承轉合, 並於每章結尾都有合理但是讓人意外的情節發展, 讓人不禁想知道後續發展為何而翻到下一頁. 可是下一頁又是另一章節, 另一位主角的故事. 如此反覆循環, 等到我察覺的時候, 已經剩不到一百頁故事就要結束了, 而我仍然無法預測故事的結局以及權力陰謀的真實面相.
另外, 作者說故事和運用文字的功力也讓人嘆為觀止. 前者作者利用如同電影運鏡般的方式帶領故事的進程, 甚至讓我覺得, 如果要改編成電視影集, 幾乎不用改寫太多, 直接將整本小說搬出來就是完整的劇本和分鏡表. 在運用文字的技巧方面, 作者擅用比喻的方式描寫某一場景, 例如, 寫Lannister家族與Stark家族於King's Road遭遇, Lannister家族軍隊"有如一朵朵緩緩綻放的鋼鐵玫瑰, 尖刺閃閃發光"地列陣於拂曉晨光之中; 寫Robb Stark率領眾騎兵於深谷中伏擊Jaime Lannister, "猶如自樹林間激迸而出的千萬隻螢火蟲". 讓人在閱讀時自然而然能夠在腦海內描繪出當時的情境. 小子我的英文程度並不是很好, 可是我仍然能夠從此書中看出作者運用文字的巧思.
人物--多面相的角色刻劃
寫人物, 喬治馬汀也是一絕. 大抵此類大部頭作品由於角色眾多, 作者若是無暇兼顧情節發展與角色刻劃, 角色很容易流於"扁平化". 可是在冰與火之歌中, 每個視點人物都有多個面相, 如堅守正義的Eddard Stark公爵, 也曾經在外頭"打野食", 而有了Jon Snow這個私生子, 並且公爵本人亦為此感到遺憾, 他不是為自己的聲望有了汙點而感到遺憾, 而是看到Jon Snow因為身分而無法與其他嫡出的孩子享有同樣待遇而遺憾; 更因為有私生子這件事, 對於他的夫人Catelyn感到深深的愧疚, 總覺得在這事上面自己還是虧欠了Catelyn什麼似的. 另外, 賢慧與摯愛孩子們的Catelyn夫人, 在面對丈夫私生子的時候, 絲毫不掩飾她對Jon Snow的厭惡, 處處挑剔與為難. 以上種種, 都使得角色更有深度.
其中不得不提, 刻劃的最成功的角色非Tyrion Lannister莫屬. 素有小惡魔之稱的Tyrion, 身為Lannister家族的三子, 應是擁有極大權勢與財富, 過著舒服豪華的快樂生活. 但是因為與生具來的先天殘疾--侏儒症, 在成長過程中飽受冷嘲熱諷, 連哥哥, 姐姐, 與父親都瞧不起他, 甚至還帶頭玩弄他(註二). 不快樂的成長過程培養出他自我解嘲的酸澀口吻, 嘴上功夫更是一絕, 簡直到了"惡毒"的地步, 連親姐姐都不放過, 舉例如下:
Cersei yanked her hand back. "How should I know?"
"The grieving widow in the Eyrie seems to think it was me. Where did she come by that notion, I worder?" Tyrion asked.
"I'm sure I don't know. That fool Eddard accused me of the same thing. He hinted that Lord Arryn suspected or...well, believed..."
"That you were fucking our sweet Jaime?"
She slapped him.
"Did you think I was as blind as Father?" Tyrion ribbed his cheek. "Who you lie with is no matter to me...although it doesn't seem quite just that you should open your legs for one brother and not the other."
She slapped him.
"Be gentle, Cersei, I'm only jesting with you. If truth be told, I'd sooner have a nice whore. I never understood what Jaime saw in you, apart from his own reflection."
She slapped him.
如此反英雄(anti-heroic)的角色, 每次讀到他的章節, 都在等待Tyrion這次又要用他的尖牙利嘴來"毒殺"某個人了.
[註二]: 沒有提到媽媽, 是因為在生下Tyrion之後, 他母親就去逝了. 所以Tywin Lannister公爵也討厭這個小兒子, 有部分原因是因為他認為Tyrion帶來了公爵夫人的死亡.
結語--90年代最重要的奇幻作家之一
喬治馬汀與勞勃喬丹(Robert Jordan, 時空之輪Wheel of Time作者)以及泰瑞古德坎(Terry Goodkind, 真理之劍Sword of Truth作者)被譽為90年代三大奇幻小說作者, 創作出這部以"薔薇戰爭(War of the Roses)"[註三]為藍本的史詩奇幻小說. 沒有精靈與矮人, 沒有巨龍與巫師, 沒有魔法, 沒有英雄, 只有人與人之間的愛恨, 權力與慾望的爭戰, 謀略伴隨著的死亡, 交織出這部令人屏息閱讀的冰與火之歌.
以上描述受限於小子我的英文以及中文程度, 恐有無法完全領略馬汀大師獨運匠心之處, 更無法表達其中精妙於萬一, 若有疏漏錯誤之處, 望有能者能夠補述之.
[註三]: 薔薇戰爭(War of the Roses), 記得以前國中歷史好像有提到, 發生在英法百年戰爭之後的英國內戰, 導致英國封建勢力消退, 以及間接讓新興中產階級(布爾喬亞?)有機會崛起. 不過那時好像不叫"薔薇戰爭", 叫"紅白玫瑰戰爭". Rose為啥翻成薔薇, 不要問我, 我也感到疑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