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7月 28, 2005

The Rag and Bone Shop

I must lie down where all the ladders start,
In the foul rag-and-bone shop of the heart.

                  -W. B. Yeats

七歲的Alicia被謀殺了,而12歲的Jason是Alicia最後見面的人-除了兇手之外。
警方找來一位從來沒有失敗過的訊問官(interrogator),Trent,來"偵訊"Jason。
當他們兩人面對面時,Trent希望,或是確信,"真相"就會大白,這就是"偵訊"的目的:
找出真相,不是嗎?不過真相是什麼呢?而真相背後的真實又是...?

這篇故事,書名是借用愛爾蘭詩人葉慈(W. B. Yeats)的詩"The Circus Animals' Desertion"的最後兩句我必得躺在所有梯子起始之處,在心中污穢的破布與骨頭的店舖。」這首詩於1938年寫出,收錄在1939年的選輯《最後的詩》中。葉慈在這裡感傷失去靈感的悲哀,認為他以前能夠寫出好詩的靈感都因年老而不受控制並離他遠去。(弔詭的是,葉慈在這首好詩中感嘆他已經寫不出好詩。)最後他體認到唯有正視自己內心的所有感覺,不論他們有多麼骯髒污穢,才有可能追回那已經逝去的靈感來源。

訊問官Trent在書中引用這兩句詩,說明自己的工作就是去挖掘犯人心中最骯髒齷齪的地方,如同聽取罪人告解的神父一般。不過不同的是神父給予罪人的是赦免(absolution),讓罪人無罪的(innocently)走出教堂;而訊問官唯一能給的則是起訴罪犯,交由法官來審判。Trent在職業生涯上的成績是"全勝無敗",只要他出馬,不管是再難纏再嘴硬的罪犯,必定會一步步走入Trent所設好的心理陷阱中,最後則是俯首認罪,將犯案過程一一吐實,不管原因或過程有多麼醜惡不堪...

如同另一部浦澤直樹(Naoki Urasawa)的漫畫"Monster"中的倫克警官一樣,未嚐一敗的Trent一開始接到案子的時候,就認為Jason有罪,是殺害Alicia的 兇手。所以所有的心理邏輯推演和陷阱,都只有一個目的:讓Jason承認他殺害了Alicia。一邊利誘,一邊用成人的權威(authority),將Jason一步步的逼入死角,讓Jason自己都產生困惑:"我否認"就等於"不道德",即使Jason真的沒有做這件事。

Robert Cormier擅長在他的青少年小說中探討"權力的濫用","局外人(the outsider)",以及成年人對於年輕的"懷鄉情緒(nostalgia)"等等議題。他的小說裡面最常出現的情境常常是主角自問:「如果不是這樣的話...」("What if....")他自己也承認,很多時候他想起小時候或是某個場景的時候也會自問"What if...",而往往如此,他的靈感就源源不絕的跑出來。他不會顧慮到他寫的是"青少年小說",而將他的故事披上粉紅色的外衣,所以他的故事基調往往是黑暗而又迷人的。

要是故事是全然的"真實",那就不成為故事了,那應該叫做"新聞"。(雖然我們的"新聞"一點也不真實),Robert Cormier就是不假修飾的寫出真實的情境,讓你完全進入他所設定好的場景,然後再加上幻想(fantasy)的元素,讓你驚呼:"怎麼會這樣?!"我想就是因為Robert Cormier的故事是如此的"fascinatingly improbable",所以才如此的吸引人吧。

"The Rag and Bone Shop"是Robert Cormier在1999年寫好而到2001年才出版,但是2000年他就去世了;也就是說他並沒有活著看到這本書出版,而這本小說也就是他最後的一部作品。巧合的是,在說出這兩句葉慈的詩句之後,這個案件也成為訊問官Trent最後的一個案件。而葉慈的"The Circus Animals' Desertion"是在1938年寫完,收錄在1939年出版的《最後的詩》選輯中,也是葉慈的最後一部作品。我在想,Robert Cormier選擇以葉慈的這首詩的詩句當書名的理由,難道是他也在自己的傑作中感傷自己再也寫不出好作品嗎?還是他也跟葉慈有同樣的體認,認為不管人的心裡有多麼骯髒與齷齪,只有正視它,才有可能瞭解自己,成為尼采所說Übermensch嗎?我想,這個真的只有Robert Cormier才知道了...

沒有留言: